就在樓市巨輪轉向,市場預期一致性悲觀時,
被嚴調控壓的喘不過氣的勢力,開始蠢蠢欲動,肆意發布謠言,欲做最后的掙扎:
所謂廣州的取消限價,終究不過是一場鬧劇;
煞有其事的全面放開調控,原來也只是故意曲解;
是可忍,孰不可忍!
新華社、人民日報、住建部三大權威部門,同時發聲炮轟:絕不允許房地產調控半途而廢。
就在無數心存僥幸的既得利益群體,滾燙的心涼了半截后。
更重量級別的消息,再度傳來:
10月31日的政治局會議,不僅罕見的刪掉去杠桿,而且還完全忽略樓市。
難不成中央真的要拋棄樓市,拯救實體經濟?
答案,就在昨晚正式揭曉!
一錘定音!
就在昨晚,新聞聯播爆出重磅:一場由最高領導人親自主持的,高規格,超待遇的民營企業家座談會,震撼上演!
會議持續時間之長,民營企業家與會陣容之豪華,內容之重磅,相當罕見。
內容較多,核心要點總結如下:
?最高領導人徹底否定國進民退的激進言論,再次肯定公有制為主體,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(民營經濟)發展,并動情的聲稱“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自己人”;
?強勢定調,民營經濟必須繼續強大,不能弱化,充分肯定民營經濟在稅收、就業、科技創新等方面的貢獻;
?直面問題,指出經濟雖暫時遇到困境,但同時強調,在強大的基本面優勢基礎上,只要深化改革,銳意創新,最終必將成功實現經濟轉型升級;
?拋出六大優惠政策,全方位,深層次支持民營經濟發展;
…………
就在社會上,有關“民營經濟離場論”、 “新公私合營論”等否定民營經濟地位的言論甚囂塵,民營企業家人心惶惶之際,最高領導人召開如此高規格的會議,力挺民營經濟,護航民營企業家,無疑是釋放強烈的信號:
鼓勵民營經濟發展,就是救實體經濟!
要知道,在現有的經濟體制中,雖然公有制為主體,非公有制(民營經濟)處于豐富經濟形式的地位,但是民營經濟對整個國民經濟,乃至社會發展,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。
數據說話:
截止2017年,超過2700萬家民營企業,6500萬個體戶,擁有超過165萬億的注冊資本,
貢獻了50%以上規模的稅收,60%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,70%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,80%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。
而在象征企業國際化程度的世界500強名單中,民營企短短八年時間,就從曾經的一家,飆升至28家。
可以毫不夸張的說,民營經濟的活力,關系著實體經濟的發展。
如果任由這些蠱惑人心的言論,繼續蔓延,這對本就內外交困的民營經濟而言,無疑是雪上加霜。
民營經濟發展遇阻,實體經濟何以重振?
實體經濟春天將至
樓市和實體經濟猶如蹺蹺板。
在貨幣總量恒定的前提下,如果要放水救實體經濟,就一定要卡住通往樓市的暗渠。
從官媒聯手住建部強勢反擊炒作放松調控的惡勢力,到政治局會議意外刪除去杠桿,不提樓市,再到如今的最高決策層公開力挺民營經濟,怒斥妖言惑眾論。
諸多跡象顯示:作為蹺蹺板的兩邊,樓市和實體經濟正在反向而行。
先來說實體經濟,大部分實力不濟的民營企業,本就背靠銀行貸款才得以維持資金鏈正常運轉,但是在此前金融加速去杠桿的大環境下,貨幣放水收縮,銀行斷貸如影隨形,再疊外圍環境惡化,生存本就舉步維艱。
而一直躁動的樓市,又在不斷吸收本該流向實體經濟的放水。
與此同時,部分上市公司急需融資,而不得已抵押的股權,因為股市連續下跌,爆倉風險加大,一旦實際控制人變更,企業正常經營會大規模受影響。
換句話說,實體經濟急需放水補血。
于是10月31 的政治局會議通稿,做出了刪除去杠桿的的表述。
這意味著,從此前的加速去杠桿,到松緊有度,再到如今的完全刪除,懸在民營企業頭頂上的達摩克里斯之劍,終于被監管撤離。
而對于銀行來說,在央行開年以來數次的定向放水下,苦惱的不是缺錢,而是錢躺在賬戶上,貸不出去,如今去杠桿不再是政治正確,那么銀行對民營企業放水的后顧之憂,也被解脫。
與此同時,就在昨天的民營企業家座談會上,最高領導人公開表態,中央將從六大優惠政策入手,助力民營企業發展:
? 減輕企業稅費負擔。
? 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。
? 營造公平競爭環境。
? 完善政策執行方式。
? 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。
? 保護企業家人身和財產安全。
………
如果說前三條只是預期內的利好釋放,那么后三條,無疑是釋放了最高領導人,不僅僅只是重視問題,而是下定決心堅決解決問題的態度。
就拿“完善政策執行方式,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”來說,從去年以來,中央一直吹風要鼓勵民營經濟發展,但是具體的執行,卻是地方。在本位主義,利己主義的驅動下,部分民營企業融資受阻,發展受限。
如今強調要完善政策執行方式,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,無疑是警示地方:一切要服從大局!
在最高決策層的雷霆之擊下,可以期待,實體經濟的春天,已為時不遠!
地產何以興邦?
科技方能強國
歷次的經驗,無數次證明,每逢經濟危機,啟動樓市這把“夜壺”,必然化危為機。
但是這次卻讓無數人期待的“夜壺”,不僅沒有重出江湖,還被雪藏乃至冰凍。
樓市的冷卻,意味著代表新經濟的科技,即將崛起。
事實為證:
這次參加與會的企業家代表,高達54人,幾乎囊括了中國經濟各領域的領軍人物,但唯獨曾被譽為國民經濟支柱的地產行業,集體缺席!
在如此重量級的會議上,一個關系國計民生的行業被無視,已經充分顯示了最高決策層的態度:地產誤國,科技興邦!
而被選為企業家代表發言的10人,大部分來自代表新興經濟的產業領域。
信息安全領域:劉積仁
汽車零部件:魯偉鼎
節能設備:王小蘭
醫藥:孫飄揚
特種材料:盧勇
人工智能:湯曉鷗
飼料工業:劉漢元
信息安全:談劍鋒
環保產品:劉屹
信息產品:耿哲
想當年,房價一騎絕塵時,地產成為救經濟于危難的白馬騎士,這等重量級的高層會議上,被邀請的民營企業家,地產大佬幾乎占據了半壁江山,而科技行業的企業家卻是門可羅雀。
但如今,形勢完全逆轉,曾經貴為座上賓的地產大佬,消失匿跡,不被重視的新經濟領域,反而成為中最高決策層矚目的焦點。
果真是三十年河東,三十年河西。
要知道,在未來的經濟轉型中,中國要想成功的沖擊國際分工價值鏈的最頂端,只能靠生產效率更高的科技發力,而在未來的大國淀巔峰對決中,也終將是科技戰場的較量。
從蛟龍下海,到神州飛天,從華為5G逆襲,到百度人工智能彎道超車,中國在科技的戰場,正在實現一個有一個奇跡。
然而,這還遠遠不夠,唯有徹底摒棄依靠地產的奶瓶思維,才能放開科技騰飛的翅膀。
如今,民營企業家高層座談會,只是風向轉換的開始。
原產地農副產品專營平臺
詳詢電話:0535-4971789
189-5358-1999
上吉民生商城購物,享終身分紅!
相關熱詞搜索:
上一篇:煙臺蘋果成熟季節指南
下一篇:來杯真正的成熟封蓋蜜吧...